自從寶寶出生以后,爸媽就真的是操不完的心啊~難免有個小病小痛,爸媽真的是著急的不行,打針吃藥都是在所難免的,可是吃藥還好,打針就有點讓寶寶接受不了了,而且就算寶寶沒有生病,接種疫苗什么的也是難免的,很多寶寶一聽到打針,瞬間情緒就來了,打針哭鬧應該是大多數寶寶的通病了~很多寶媽們聽到寶寶哭鬧,心中真的是非常的難過,可是寶寶打針很乖吧,不哭不鬧的,又讓人覺得心里面不踏實,那么寶寶打針不哭正常嗎?應該如何鍛煉寶寶打針不哭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一起來看看吧~
寶寶打針不哭正常嗎?
一般來說,寶寶打針不哭有兩種情況,一種就是因為爸媽平時對寶寶的訓練,讓寶寶不是十分懼怕打針這件事情,所以在面對打針的時候都能夠勇敢的面對,再加上爸媽刻意培養(yǎng)的寶寶堅毅的品質,所以寶寶們在打針的時候才會勇敢面對,這種寶寶以后肯定會擁有一種堅毅的品質,以后的成長也是非常有利的~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這個寶寶天生觸覺就比較遲緩,觸覺遲鈍是觸覺系統(tǒng)失調的一種表現形式。觸覺遲鈍的孩子通常有以下行為表現:痛覺遲鈍,缺乏安全意識,喜歡冒險,自傷自殘,且不懂得總結經驗教訓,以致意外碰傷流血而不易察覺;對打罵不在乎,過分喜歡觸碰某種東西,有強迫性的行為;反應慢,指令感不強;動作不靈活,笨手笨腳;少動、孤僻、不合群,做事縮手縮腳,缺乏好奇心和探索行為;大腦分辨能力差,缺乏自我意識,表現為學習困難,且人情冷漠;
這個時候爸媽們就一定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觸覺系統(tǒng)了,避免給孩子以后的生活造成一些影響~很多時候自閉癥的孩子,就是這樣慢慢形成的~因此剛出生一個月的寶寶,打針不哭或者過一會兒再哭是正?,F象。然而寶寶的觸覺隨后會迅速發(fā)展起來,對疼痛的感知會越來越靈敏。一般來說,寶寶滿月后到兩個月大時就已經有明顯且靈敏的對皮膚接觸性痛感的及時反饋了,就像成人不小心被熱鍋燙到一樣,會縮開、會驚呼等。寶寶則會哭。如果寶寶兩個月后打針仍然沒反應、不哭、或者反應延遲,粑粑嫲嫲就一定要正視這個問題!因為寶寶觸覺發(fā)展遲鈍可不是一件小事!